有一项调查显示:八成管理者不善于倾听。由于管理者大都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在听别人说话时,平均只能听进三句半。这项调查最后指出:倾听,也是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至关重要的素质。
倾听是一种高层次的说话技巧,有时多说未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能做到很好地倾听却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倾听”往往被认为当做“听见”,这是一种危险的误解,会导致“有效地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错误看法。结果,管理者很少致力于学习发展倾听技巧,不知不觉地就忽略了这重要的交流功能。平均而言,作为听者,人们只有35%的效率。有效倾听的缺之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
管理者如何实现高层次倾听能力与沟通能力?有效地倾听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技巧。管理者应该学会倾听,成为一名高效率的倾听高手,这有助于自己的沟通能力提升和管理能力提升。
倾听可以分为三种层次。一个管理者从层次一达到层次三倾听的过程,就是其沟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层次一: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亳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是关系的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
层次二:人际沟通实现的关键是对字词意义的理解。在第二层次上,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这将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时间的浪费和对消极情感的忽略。另外,因为听者是通过点头同意来表示正在倾听,而不用询问澄清问题,所以说话人可能误以为所说的话被完全听懂理解了。
层次三:处于这一层次的人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这种倾听者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机。高效率的倾听者清楚自己个人喜好和态度,能够更好地避免对说话者做出武断的评价或是受过激言语的影响。好的倾听者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询问而不是辩解某种形式。
有效地倾听对管理者至关重要。当下属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下属之间能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
大概80%的管理者只能做到层次一和层次的倾听,在层次三上的倾听只有20%的管理者能做到。管理者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呢?
1、对话题和内容感兴趣
作为有效率的倾听者,应该对下属所说的话题和内容表示感兴趣,从而不断地创建一种积极、双赢的过程。这种感情注入的倾听方式能鼓励下属诚实,使其获得尊重感和安全感,也能鼓励下属建立自信,反过来促进他们的自尊。
2、倾听要专心
管理者应该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建立一种积极的氛围。如果管理者表现得留意、专心和放松,下属会有被重用之感。
3、不要马上提问题
管理者应该让下属能够试探自己的意见和情感的同时,觉得你是以一种非裁决的、非评判的姿态出现的。不要马上就问许多问题。管理者不停地提问给下属的印象往往是好像在受审。
4、多使用肯定词语
使用简单的语句,如“我明白”、“是的”或者“有意思”等,来认同下属的陈述。通过说“说来听听”、“我们]讨论讨论”、“我
想听听你的想法”或者“我对你所说的很感兴趣”等,来鼓励下属谈论更多内容。
5、不要早下结论
先在心中反馈你认为下属当时正在考虑的内容,总结下属所说的内容以确认你是否完全理解了他所说的话,然后再下结论。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这样会过于显得武断。
遵循这些原则将帮助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倾听者,从而成为一名受下属尊敬爱戴的优秀管理者。养成每天运用这些原则的习惯,将它内化为你的倾听能力,你会对由此带来的结果感到惊讶的。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